田黄石 田黄石价值 田黄石市场 中天艺术供
一、田黄石分类
田黄冻石:
田黄石中相当上品,全石通体明透,似凝固的蜂蜜,润泽无比。
银裹金:银裹金田黄似去了壳的新鲜鸡蛋,外表生着一层浅色白皮,光泽明亮,甚为名贵。
白田石:田坑石中色白者,名“白田”,多产自上、中坂。白田石色非纯白,多略呈淡黄或蛋青色,似丰脂玉,萝卜纹明显,有红筋,格纹如血缕,以质灵、纹细、格少者为相当佳。
金裹银:田黄石中上品,似羊脂油块,外表色着一层鲜嫩黄皮,皮与肉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。
鸡油黄:出产于上坂区和中坂区的交界处,质细密坚实,湿润凝腻,石之表面色有一层似鸡油的皮。
桔皮黄:刻石出产于中坂区,色泽艳丽,黄中略带微红,质地**。
黑皮田:亦名“乌鸦皮”,色泽多为桂花色,外皮如漆似炭,利用此石雕刻作品,外表黑皮和里面的黄色,反差尤为强烈。溪管田:溪管田是指意外散落于寿山溪中,或农耕露出的石头,被顺手丢入溪中的田石,主要积存于中坂溪的中管屋附近而得名,又称为溪中冻。这种田坑石因久蕴溪水中,石质相当灵透莹澈,色泽略淡,皮层极薄或无萝卜丝纹。
硬田石:凡质地粗劣、温润不足、不通灵、多杂质的田石,统称为硬田石,是田黄石的下品。
橘皮红田:主要产于上坂和中坂。又名“红田”、“红田石”,橘皮红田如其名色如橘皮,鲜艳通明,称“橘皮红田”。红田极为少见,色如丹枣者,极为罕见。其质细嫩凝润,微透明,肌理隐含萝卜纹,是稀有的石种。上述图片来源:1、红田石_百度百科;2、田黄冻石、金裹银、乌鸦皮田黄,来自“初山工作室品种田黄石(收藏)”
寿山石为什么值得收藏?
1、资源稀缺。寿山石材质本身具有价值,且目前资源已面临枯竭,存世量有限。
2、审美直观,鉴定容易,收藏门槛低。寿山石天生丽质,细洁通透、五彩斑斓,往往令爱好者一见倾心。作为一种天然矿物材料,作伪难度高,作伪也容易被识别。
3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。寿山石于元、明之际作为篆刻材料被文人书画家发现,直接带动了中国篆刻艺术在明清时高潮。此后,寿山石还成为了历代帝王用印的主要材料,所以,宫廷艺术、文人情怀和民间趣味,组成寿山石的多元文化的历史。
4、“用刀如笔”的雕刻传统。寿山石“柔而易攻”,硬度恰到好处,质地均匀细密,是一种相当佳的雕刻材料,其艺术表现的细腻程度超过其他任何材质。
5、品种繁多,变化丰富。寿山石见诸文字记载的品种多达上百种,每个品种又有质地、色彩、纹理的无穷变化,每一块寿山石都是***的,收藏寿山石似乎不存在“审美疲劳”。
6、体积小,便于携带与把玩。
寿山田黄石“九龙戏珠”钮章
田黄石被称为“石中之帝”,产于福州市寿山乡,因得于“寿山溪”两旁之水稻田底下、呈黄色而得名。田黄石的形成,溯其原因,是山上的原生矿石由于外力从矿床剥离,散落到溪边的基础岩层上,又经过溪水的滚动洗礼,再被沙土层覆盖,年深日久,矿石受到周围水分、土壤、温度、压力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酸碱度的影响,逐渐着色,形成石皮、萝卜纹以及红格等特征。田黄的产地只有寿山溪沿溪水田的上坂、中坂、下坂,产量极少,而且没有矿脉可寻,只能在田中随机挖掘,获得佳石的偶然性也非常大,因此,文献上常说田黄石“无根而璞”、“无脉可寻”。
联系人:**艺术品经纪人李小姐
联系方式
电 话:18588225598
QQ: 1301929013
邮箱: 1301929013@qq.com(工作邮箱)
微 信: 18588225598
微信公众号:中天交易集团
公司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荔源广场B栋806室
鉴定价值、量身策划、媒体宣传、市场运作、国际展览、买卖交易、专业拍卖、专业私下交易••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