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» 找产品 » 青釉 青釉鉴定 青釉出手 中天艺术供

青釉 青釉鉴定 青釉出手 中天艺术供

  • 供应价格:面议
  • 所属行业:礼品、工艺品、饰品
  • 关 键 词:青釉,青釉鉴定,青釉出手
  • 浏览次数:0次
  • ***更新: 2017-12-02 11:50:31
  • 在线洽淡联系我们
  • 公司名称:***公司
  • 联 系 人:***
  • 联系手机:185********
  • 联系固话:3630********
  • 联系地址:广东**************
  • 商铺网址:***

青釉 青釉鉴定 青釉出手 中天艺术供详细说明

轻奢青釉!东晋洪州窑青釉点彩四

洪州窑位于江西省丰城市,1992年至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丰城市赣江与赣江相通的清丰山溪、药湖岸畔的山坡和岗阜地带发现洪州窑遗址31处,始烧年代为东汉晚期,东晋、南朝进入兴盛期,唐代中期达到鼎盛,至晚唐、五代逐渐衰落。东晋时期常见的器型有碗、盘、钵、罐、鸡首壶、**壶、唾壶、香薰等。

图1 东晋洪州窑青釉点彩四系罐

图2 东晋洪州窑青釉点彩四系罐盖面

图3 东晋洪州窑青釉点彩四系罐底部

镇江地区东晋墓出土洪州窑瓷器较多,有青釉碗、盘、香薰、钵等。釉色多青黄色,釉面开冰裂纹。装饰简朴,器物多素面或弦纹,有的器物饰褐色点彩,口沿褐彩排列整齐细密。如镇江象山园艺场M2东晋墓出土的洪州窑青釉点彩四系带盖瓷罐(图1),通高9、口径10.8、底径8.3厘米;器覆钵形盖,环形钮,以盖钮为起点,匀称地分布五条褐彩线,褐斑呈圆块状,粗大稀疏,釉色由深入浅(图2)。器平唇,扁鼓腹,平底(图3),肩设对称四环形系。胎浅灰白色,疏松,全器施釉,底部无釉,釉色青中泛黄,釉层脱落。在洪州窑窑址上出土有同样的器盖,在器盖面也以盖钮为中心,匀称地分布五条褐彩线,褐斑釉色由深入浅,在青翠的釉面上,放射出五色光环。

图4 东晋瓯窑青釉点彩鸟食瓷罐

东晋洪州窑褐彩装饰与浙江瓯州窑青釉瓷褐彩装饰相似。如镇江市李家大山M2东晋墓出土的瓯窑青釉点彩鸟食瓷罐(图4),高4.7、口径3.4、底径2.9厘米。圆唇,小直口,突圆肩,平底,内口沿设对称双系。口沿下饰两周弦纹,口、腹部点褐彩,斑块相错交叠,晕化,与底色融为一体。胎浅灰白色,施釉不到底,釉色青绿,色泽滋润。瓯窑在浙江南部的温州一带,创烧于汉代,结束于元。六朝时期,瓯窑得到了迅速发展,由于水陆交通便利,产品大量销往各地,影响较大。釉色呈淡青色,其褐彩装饰有浓有淡,有的在较大的器物口沿分三四组点饰褐彩,每组点饰六点褐彩;有的在器物腹部饰圆珠状褐彩或斑块,如青瓷褐斑鸟食罐,在腹部点饰圆珠状褐彩,褐彩相间交错,和谐自然,疏密得体。其胎质较细腻,胎土白;釉层均匀,胎釉结合比较牢固,釉色有淡青色、青绿色、青黄色釉,釉层清亮,玻璃质感强。洪州窑青釉瓷胎质没有瓯窑坚硬,质地较松,胎土结合没有瓯窑牢固,常有脱釉现象。     

褐彩装饰突破了单纯刻划纹和模印纹的局限,使单一的青釉瓷的色调发生变化,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,平添一分活泼明快。褐彩装饰产生的早期,三国吴至西晋,*在器物的口沿、肩部或腹部用大小不一的褐彩小点随意稀疏装饰;东晋装饰范围扩大,在陶瓷器物的口沿、肩部、腹部、盖、流甚至周身,或者动物造型的眼、嘴、足等醒目部位用褐彩小点装饰,部分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,呈菱形、十字形、三角垂帘形等,部分讲究对称,早期的装饰手法极其单纯自由、大气而又率直,符合点、线、面的原始美学原理,在青釉上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,表现出民间实用而朴实的审美情趣。

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

诚信档案

***公司

**企业 第 1 年

进入店铺|给商家留言

  • 会员级别:**企业 [第9年] 指数: 1 级
  • 店铺等级:
  • 旺铺店长:zho460682
  • 服务保障:暂未签署消保协议
  • 什么是消费者保障协议
  • 认证类型:
  • 身份认证: [诚信档案]
  • 状态:[离线] [加为商友] [发送信件]

热门供应